出师表是中国古代名篇之一,是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致刘备的一封信。这封信详细记录了诸葛亮在刘备身边服务的经历和建议,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智慧。
二、忠诚致远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之情:“臣以为忠臣诚可贵,而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这句话表明了诸葛亮作为一位忠臣,不惜说出真实的忠言,即使可能得罪刘备,但也是为了对刘备更好地建言献策。
三、诏疏之事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自己多次上书的情况,其中有一句话尤为重要:“臣受命之日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这句话展示了诸葛亮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和责任感,他在受到任命后,就开始思考和研究如何为国家尽忠。
四、为官之道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及了自己在为官过程中的一些原则:“臣愿尽忠于国家,不敢苟且。”这句话表明了诸葛亮对于自己责任的认真态度,他不会为了个人私利而敷衍塞责,而是真心实意为国家和人民负责。
五、隐忍待时
出师表中诸葛亮谦虚地表示:“臣犹豫满腹之言,谨陈于陛下。”这句话表明了诸葛亮不自负的个性和态度,他表示虽然自己有很多观点和建议,但仍然以谦虚的态度向刘备呈现,等待时机和机会。
六、志存高远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殷切期望:“虽穷年累月,亦愿竭力尽心。”这句话展示了诸葛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决心,他表示只要还有一丝机会,他就会全力以赴,不计较付出。
七、人才重用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备提出了关于人才重用的建议:“臣闻待下良器,则能用其长。”这句话展示了诸葛亮对于人才重要性的认识,他认为只有善于把握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更好地发展国家。
八、胸怀天下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对天下百姓的关怀:“皇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这句话展示了诸葛亮广阔的胸怀和对国家稳定的追求,他希望能够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和谐、繁荣的环境。
九、智勇双全
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:“臣以大义投股肱,敢忘忠魂。”这句话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,他表示自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,为国家和刘备尽心竭力,绝不背离自己的忠诚之心。
十、建言献策
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提到了自己的建言献策,其中一句是“如其不然,则愿决独断。”这句话展示了诸葛亮的果断和决心,他表示如果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,他愿意承担决策的责任。
出师表是一封非常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信件,其中的重点句子展示了诸葛亮的忠诚、智慧和为国家尽心竭力的精神。诸葛亮的这些话语不仅对刘备具有启示和建议,也给我们今天的社会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。
出师表重点句子翻译
一、赵云曰:“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”
赵云指出,刘备先帝创业未有成功,中途突然去世,导致如今天下被分成三股势力,益州处于虚弱疲弊的状态,现在正是存亡危急之时。
二、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
然而那些身处朝廷的侍卫以及那些忠于国家的士人,都不辞劳苦地工作在内外之间,追思先帝曾给予他们的特殊待遇,想要将这种恩情回报给陛下。
三、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。
陛下应该敞开圣听,让人民感受到先帝留下的美德,重振志士们的信心和壮志。
四、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若有作奸犯科之事,无大小,悉皆垂拱而治,不可偏废也。
无论是宫中还是府中,都应该合力一致,对待官员的奖罚评判要一致,不应该有差异。如果有人犯下了各种罪行,无论大小,都应该依法处理,不可偏废。
五、以宽为怀,以纵为严,案齐公度、五斗米道,诸葛武侯,类以宽大为怀,纵容恶人,作奸犯科者,则法其刑。
对待人民,应该心怀宽容,对待问题,则要严格处理。像公度、五斗米道等人一样,他们采取宽厚的态度,纵容恶人,犯下罪行的人,就要依法惩处。
六、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灵。
希望陛下能够委以讨伐贼寇、兴复山河之效,如果不起效果,就以此来惩治臣下的罪行,以向先帝的灵魂报告。
出师表重点句子背诵
《出师表》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致司马师的一封表状文书,表达了诸葛亮辞职归隐之意。这封表文笔雄浑,内容深刻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本文将重点背诵《出师表》中的几句话,并解释其深意。
二、背诵句子及解读
1. “臣伏见陛下,前者轮台之败,因责成于朕。”
这句话是诸葛亮在表中表达自己对轮台战败的负责态度。他用“责成于朕”来形容自己肩负责任,表示出对失败的深感懊悔。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像诸葛亮一样,对自己肩负的责任要有担当精神,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反思。
2. “愚以为天下之事,分为四时,五兵,六策,五行。”
诸葛亮在这句话中用四时、五兵、六策、五行来形容治国之道的要素。他将各个方面的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,显示出自己对国家治理的全面思考。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有全局观,把握事物发展的大势,做到全面考虑,全方位思考问题。
3. “若无克己复礼之德,虽才穎陨身,实难脱于才名之外。”
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道德品质的重视。他认为,即使有才华也不能摆脱道德修养之外。这启示我们,在职场中,无论多么有才华,都不能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,应该注重自律,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。
4. “伏惟圣明以听朕言,臣光将欲取道以事君,而忠告以谏,然后可敢专专以与君终。”
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君主聆听忠言的期待。他表示只有君主能够聆听并采纳忠言,他才敢专心致志地为君主服务。这提醒我们,在工作中,作为下属要对领导始终忠诚,同时也要勇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。
三、结语
《出师表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,其中的句子也是经典中的经典。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句子,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,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。在人生道路上,我们要像诸葛亮一样,始终保持忠诚、承担责任、注重品德修养,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